公司理念
公司以“客户增值、员工发展、企业进步”为使命,以打造精品服务,追求顾客满意的强烈责任感。用心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服务,悉查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待。普润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营造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为每位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以实现高科技振兴企业的长远战略构想。
联系我们
联系人:谢小成
电话:028-85048088
手机:18680317914
网址:http://www.szztpr.com
地址:深圳市光明新区松柏路甲子塘证通电子产业园
新闻动态
新闻详情
简谈汽车首屏之争
对车机来讲,谈技术进步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分销模式更是斩杀了高端品牌的可能性。车内首屏地位眼看着要被手机占据,而车机的主导地位则很在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等来高性能车机普及的那一天。
技术进步噩梦
按照道理说,任何产品,都存在一个高档产品高档价格,低档产品低档价格的现象,这些不同档次的产品,在市场上共存,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和对产品的理解,选择自己的消费对象。
比如说买手机,你如果仅仅需要通话和发短信,比如一些中老年人,那你完全可以选择几百元的功能手机,同样不乏有诺基亚这样的大牌做品质保障;你若是有一定经济能力,喜欢追求高科技,那么五千多元的iphone,以及三星等众多高价手机在等着你,同时也有一两千元的中档手机,供你各取所需。
但是到了车机这个行业,你会发现一个怪现象:
车机价格一路走低,低价产品畅销,车机厂热衷于生产低成本,功能简单的车机;渠道也乐意经销价格低的产品,终端销售店里面更是难觅那些高性能的产品。
有个问题一直困惑着车机界:为什么车机行业出不了叫得响的品牌?更有人直接发问:车机有品牌吗?
其实车机界在创立品牌这方面,也不乏佼佼者,比如好帮手将广告做到了中央电视台,但这仅仅是车机行业唯一的一个例子。
根子恐怕还是出现在车机厂本身。在上一篇文章《车机行业危与机:WinCE沉沦,安卓艰辛》中,已经描述了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源,车机界有个公开的秘密,就是无论谁家的产品,大厂,小厂,名牌厂还是山寨厂,在车机开发技术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大家都用的相似的技术方案来做车机;甚至就是几十家车机厂的产品全都源自于两三家行内称为方案公司的企业。
如果MTK的车机方案在行业全面铺开,千机一面的状态几乎不可避免。这样的产品状态,你还能奢望出现响当当的品牌吗?既然大家的产品都是半斤八两,那就没有理由价格相差太多,这一点,渠道商变得越来越聪明。价格战成为获取市场份额的最有效手段。
有人可能奇怪:难道不能像手机行业那样,开发生产一些高性能,功能好的产品,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吗?有人这样想的,但是在车机行业几乎行不通,至今没有什么成功的例子。
说到这里,不能不说车机行业特殊的分销模式,就是这种特殊的市场模式,使得低端机大行其道而高端机几乎没有市场。那就是汽车销售行业的4S店系统。
据统计,汽车厂出厂时,80%的车是属于低配车,也就是音响部分只是一个普通的CD收音机。然后在汽车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采取各种手段推销车机,将这个CD机拆下换上带导航的车机,更有甚者,直接将CD等在顾客来之前就换成车机推销给客户。在一些销售困难的车型上,则将车机当成一个赠送品,也是销售整车的一个有力手段。
顾客买车时,几乎有70%的比例被成功推销换装上了车机。换句话说,只剩下30%不到的顾客,会自己去市场(维修店,网店)寻找车机或者干脆不装车机。不管怎样,4S是整个车机销售的主渠道。因此,车机厂家和经销商对4S这个大神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搞定了4S店,车机的销路就能得到保证;恨呢? 4S店赚走了整个车机产业链最大的一块利润,还经常要看4S的眼色行事。但恨归恨,敢怒不敢言而已。
顾客来4S店买车,一般是冲着车来的,换装车机,可能就是匆忙间被销售说通,顾客一般并不了解车机,基本上是个外行。这样,只要4S销售人员说好,顾客就糊里糊涂的买下了这个车机,4S在这个过程中,获取了最大的利益。由于不管什么样的车机在4S店里面的价格都差不多,店家进货的时候,自然是价格越低越好,因此就造成了低价机需求量大而高价机无人问津的局面。
因此,要向车机行业也能做到其他产品那样产品档次丰富多样化,必须要绕过4S店这个坎,但是目前还很难。
何时能够打破这个局面呢?可能随着电子商务等非4S店大力发展,顾客消除了对车机的神秘感,百货、超市、家电商场,或者网上将车机当成一个普通产品随处可买,随时随地自行安装,普及程度如同热水器。那时4S店将彻底失去对车机的市场控制能力。那一天会来吗,等待吧。
汽车首屏之争
Telematics(汽车信息服务)可以说是这几年横跨汽车,IT,生活服务等各领域的热门话题。事实上,这几年涌现出了非常多的TSP –汽车信息服务提供商,名气比较大的有服务于上汽的博泰,服务于长安的北京远特,还有和4S集团结盟的钛马美赛达等,车音网、车翼网的加入也让这个市场热闹非凡。这也说明了新的技术新的潮流,将带动整个汽车信息化的发展,让用户享受到更快捷更舒适更美好的车上生活。
长久以来,Telematics的发展,一直有个小小的争论,就是关于屏的问题。
我们现在一般会接触到以下的几块屏幕:电视屏,很大,放在家里。电脑屏,家里或者办公室,手机屏,这是随身携带的。
但是到了车里,我们又多了一块屏:车机屏。
争论开始:
正方:车机屏应该成为Telematics 的第一屏;理由是:
1.车机屏尺寸大,显示清晰,操作方便
2.车机和车身集合在一起,本身和车是一体的
反方:手机屏是车内Telematics的第一屏;理由也很充足:
1.手机每人都有,而车机不一定,而且买车机要花很多钱
2.车机性能一般都要落后于手机,手机都快4核了,车机还是单核呢!
3.车机通讯还要另交费,手机反正要交费的。
从目前来看,手机这一派是占了上风的,例子有:OBD应用。OBD模块内置GPS定位和通讯模块,将车上读到的OBD信息直接发给后台服务器,然后将分析结果再发给车机的手机上,这样手机装一个APP就可以对车辆做个体检或监视。看,这里没有车机啥事吧?
另一个很热门的应用:打车软件。这个典型的车联网应用,几乎都是落地在手机APP上,曾经有个笑话,某出租车司机车上安装了多个手机专门用来安装打车APP以多获取一些生意结果被查处。
因此,很多人坚定的认为,手机才是车上的第一屏!
但是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毕竟姓车的是车机而不是手机,车机应该将车内第一屏的地位从手机那里抢回来。提出这个概念,不仅仅是因为,笔者从事的是车机行业而非手机行业,要为自己的本行摇旗呐喊,更重要的是,车机的本质和内涵现在没有得到重视。是目前在telematics 应用上输给手机的主要原因。
汽车并不是手机的好的应用场所,这一点毋庸置疑:手机屏幕小,显示不清,在车里难以固定,摇摇晃晃,开车时操作手机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打车软件在某些城市被禁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相反,手机的缺点正好是车机的优点,这个就不展开说了。相比手机,车机的自身劣势有无弥补措施呢?完全没有问题。购买车机确实要有不菲的花费,但是对于有车一族来说,车机属正常消费范畴,可被合理接受。
由于严格的汽车技术规范的限制,车机在性能上和最新的手机确实有一些差距。但是现在安卓智能手机的性能已经能够完全满足Telematics的要求。多高的性能,在行车途中无从体验,甚至还会成为安全隐患。将现有的Telematics服务落地在车机上,配合专门设计的车机HMI,相信会带来比手机APP更安全便捷、更舒适愉悦的用户体验。
遗憾的是,由于本文前段所叙述的原因,高性能的车机在市场上并不多见,这或许也是广大TSP将APP落地在手机上的原因之一,颇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有朝一日,高性能车机等大量普及,我相信TSP们会很乐意的将自己的APP放进车机。
综上所述,车内第一屏理所当然的属于车机。